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残疾人事业管理方向)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启动仪式暨首届教学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管理学院(无障碍管理学院)日期:2022-12-03浏览:19

20225月,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残疾人事业管理方向)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1124至25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残疾人事业管理方向)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启动仪式暨首届教学研讨会在南京白金汉爵大酒店会议厅召开。

会议通过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线上平台与线下会场同步方式开展。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克军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出席会议的特邀嘉宾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欧名豪教授,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教授,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研究院院长叶先宝教授,安徽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工商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杜鹏程教授,兰州大学中国民族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焦若水教授,江苏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带头人、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研究所所长周绿林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代宝珍教授,江苏省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牟民生副会长,江苏省残联维权处刘宏处长,南京市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褚建主任,我校管理学院张金福教授、特殊教育学院李拉教授。虚拟教研室院外参会人员有西安医学院王志玲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何乃柱副教授以及南京超星云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陈涛经理等3人,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及全体教师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分开幕式、主旨报告、主题发言、自由发言互动研讨四个环节。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克军教授致开幕词,他代表学校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陈克军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公共事业管理(残疾人事业管理方向)虚拟教研室设立的积极意义,并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三点希望和建议:一是要提高站位、强化思政,二是要加强协同、形成合力,三是要聚焦难点、凸显特色。最后,他预祝启动仪式和研讨会圆满成功。开幕式由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院院长、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杨会良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阶段,来自校内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先后作了精彩的分享。欧名豪教授作题为《公共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问题》报告;杜鹏程教授作题为《数字赋能、虚拟仿真: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与改革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叶先宝教授作题为《政策实验:场景、逻辑与社会想象力—关于<公共政策学>教学的思考》报告;章文光教授作题为《知识图谱助力虚拟教研室课程群建设》报告。



主题发言阶段,会议由管理学院副院长康丽主持,与会嘉宾分别结合专业所长和工作实际,就虚拟教研室建设及残疾人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进行交流研讨。

杨会良教授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残疾人事业管理方向)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发言,他从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基本情况、基础情况、合作单位情况、建设特色和建设规划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残疾人事业管理方向)教研室,总结成绩、积累经验,为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创新持续努力。焦若水教授发表题为《实践与贯通:自主残障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的发言;周绿林教授以全国医疗保险教育论坛为例,作题为《虚拟教研室的选型及建设》的发言;代宝珍教授对医疗保障专业发展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做了深入介绍;牟民生副会长提出残疾人调查要坚持入户调查,培养学生入户调查的能力和设计残疾人调查方案的能力;刘宏处长建议高校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化相关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褚建主任从残疾人就业视角出发为虚拟教研室建设献策;张金福教授认为要从团队成员、研究领域和教研目标三方面着手,注重虚拟教研室的实效;李拉教授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必要性,及今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向与目标。




自由发言互动研讨阶段,参会教师畅所欲言,与会教师就虚拟教研室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深入交流探讨。杨会良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虚拟教研室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是对信息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支持,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教研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技强国支撑精神,以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为平台,携手共进打造教学共同体、知识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会前,会务组在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杨会良教授的主持下召开了精心的筹备会,为正式会议的召开做好了各项准备。(文/申潞娟 康丽  图/董婷  编辑/ 宋宁宁 审核/杨会良 杨黎珍)